在描写、记叙、议论、抒情和说明等五种基本写作手法变换时,经常要使用过渡。例如范仲俺《岳阳楼记》在描述了洞庭湖阴暗两种气候给过往行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之后,内描写转入议论,作者用了一个词来过渡:“磋夫,子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”这“磋夫”既是作者不得不发的感叹,又是连接上下两种不同写作手法的过渡。孙犁的《荷花淀》,一开始是几段非常优美的景色描写,正编着席的水生嫂在这幅风景画小间,美如天仙:“她保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,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。她有时望望淀里,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。水面笼起一层潜称透明的男,风吹过来,带着新鲜的彻叶荷花香。”接下来,小说要从描写转入叙述,作者这样过股:“但是大门还没关.丈夫还没回来。”很自然地转到对她丈夫的叙述上。
还有,当文章从概述到详达,从顺叙到倒叙、补叙或捅叙,总之,当文章采用的任何一种表现手法转换到另一种表现手法的时候,都可能使用过渡的方法。当然,可能使用,并非一定使用,应该因文而异。文章的写作有规律可脆,但义不能死守规律,全凭作者用心体察,用心感怕。写得活,才是写得好。
过渡的形式有三种,圳过渡词、过渡句和过波段。如“总而言之”、“综上所述”、“由此观之”、“因此”、“所以”、“然丽”等等词语,在文章个常常充任过渡词的角色。过渡句可以在某段话的最后,可以在某段话的开头,当然也可以日成一段。自成一段的过渡句,也
被人看作过渡段,不过常见的过渡段要稍稍长一些。过渡段陈了起承,启下的作用外,它自身还包含着一些较为具体的内容,如概括,下文的大意,或简单提示下文的内容。是用过渡词,还是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上下文,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标淮,一般要考虑文章的具体需要,如上下文的关系、整篇文章的风格、语言的节奏竿等。在写作的时候,作者很少有这样双性的选择.常常根据自己的语感做决定。